2021/03/26
- 文民編輯部
- 2023/03/29
- 5873
清明節連假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計畫要去哪裡玩?還是上山掃墓呢?您知道在唐朝時清明也會放連假嗎?為什麼清明節要掃墓呢?掃墓又有哪些眉角要注意,不小心觸碰了禁忌沖煞時該怎麼辦呢?所有精彩內容都在本期台灣文民。
用聽的
YouTube
Spotify
ApplePodcastsef
清明連假
相信大家對清明節印象最深就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句是唐代杜牧的詩詞,給人一付哀戚上墳的模樣,不過在杜牧在寫這首詩的時候,其實他當時正放著7天的清明連假,唐代處在經濟、文化都高度發展,物豐民富的時代,人們已經習慣過著滋潤優渥或舒適的日子,而清明又正值春暖花開的時節,所以除了掃墓之外其實古人還是會跟家人、好友一起到郊外踏青、打打馬球、放風箏、蕩秋千、踢球等戶外活動可以說是非常歡樂,一點也不斷魂。
所謂「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其實清明最早只是個生意盎然的節氣,並不是什麼假日節日,在唐代以前流行過的是「寒食節」、「上巳節」,到了唐代,清明除了融合了寒食節吃冷食、上巳踏青,掃墓也是在這時正式被國家列為清明該做的事,據說唐玄宗即位沒多久,就有官員因為無法回老家掃墓而提出清明節與寒食節應該要一起放連假的奏請,玄宗覺得有道理便批准了,規定在清明節前後放假4天,這個規定一直到寫出清明時節雨紛紛的杜牧時,他的老闆唐德宗已經把清明連假放到了7天,竟然比我們放得還要多!
清明跟寒食節
說完了清明連假的歷史,我們來聽聽清明跟寒食節的故事,據說在春秋戰國時期,晉文公重耳還是晉國公子時與臣子們一起流亡在外,當時他們又餓又累卻已經沒有任何食物可以吃,這時有一名叫介子推的大臣,為了想讓眾人恢復體力,便偷偷的取出刀子割下自己身上的一塊肉,煮成一鍋肉湯給大家吃,一行人吃了肉湯果然恢復了精力逃出生天,後來重耳從別人口中才得知此事,為此感動得痛哭流涕。
悲哉足下
幾年後,流亡在外的重耳回晉國成為國君,開始賞賜那些在他逃亡時提供保護跟協助的功臣,唯獨漏掉了割肉煮湯的介子推,但介子推認為重耳成為君主是上天的意思自己不敢居功,於是帶著母親悄悄歸隱山林。後來晉文公聽說了此事,便親自帶人上山去找介子推想要請他回到朝堂論功行賞,但是介子推一直不願出山,晉文公在無可奈何之下便採用放火燒山的下策,想要藉此逼出介子推,沒想到這把火不但沒有逼出介子推反而把介子推母子燒死在一棵柳樹下,悲痛的晉文公下令將介子推母子厚葬於柳樹下,就在晉文公悲傷的時候,在柳樹樹洞中發現了一封完好的血書,上面寫著「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複清明」的遺言,晉文公為了紀念介子推與懺悔自己放火燒山,便下令三天全國禁止炊煙生火,大家都只能吃冷食,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不過故事還沒結束喔,據說晉文公當時還把柳樹砍了一截帶回去做成木屐,穿在腳下時常望著木屐難過的說著:「悲哉足下」,據說「足下」一詞就是這樣來的。
清明柳
到了第二年,晉文公帶著群臣,穿著素服徒步走到柳樹下祭奠介子推的墳墓,沒想到卻看到當時那顆柳樹居然沒死還長出了許多新的枝葉,晉文公看著復活的柳樹非常開心,彷佛看到介子推也重獲新生一樣,於是將柳樹命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所以寒食、戴柳跟祭奠墳墓就逐漸成為清明節的習俗了。
掃墓日也分祖籍?
隨著時代的演變,寒食節、上巳節的傳統逐漸變成清明節的活動,在臺灣,南部人把三月三上巳節稱為三日節,據說每到這個節日就是許多南部人祭祖掃墓的日子,倘若三月三來不及,才會在清明掃墓。也有說法是三日節是漳州人的掃墓時間,泉州人則是在清明掃墓,在早期臺灣,漳泉械鬥相當激烈死傷慘重,因此互相仇視,而原本都在清明節掃墓的兩籍就在官府的調停下分開掃墓,才有分清明、上巳掃墓之說。
掃墓與培墓
說到清明節大家總是第一個想到掃墓、培墓,不過掃墓跟培墓其實是有一些差別的,掃墓是整理墓園,做簡單的祭拜、壓墓紙代表後繼有人有香火,有子孫幫祖先換瓦片整修房子的意思。早期的人甚至有不能帶祭品的說法,因為祭品太過豐盛就變成培墓,培墓必須連培三年,因此一般掃墓只會點香,只做簡單的祭拜以免觸犯了禁忌;而培墓就是隆重版的祭墓,除了必須準備三牲還要有紅龜粿(表長壽)、米糕(高升)、草仔粿、土豆(呷老老)、發糕(升官發財)、蘿蔔糕(好彩頭)、韭菜(長久)、雞蛋等豐盛的祭品,除了打掃、祭拜牲禮,據說培墓適用於新墳、舊墳翻新、進人口也就娶媳、生男丁等情況,而不同情況的培墓,三年中每年都有特定的日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詢問長輩或專業的老師。
掃墓的故事
一般掃墓只需要準備香燭、金銀紙錢、鮮花、酒、最重要的是墓紙,還有一些工具不過要注意,掃墓是禁止使用鋤頭的,整理後將墓紙用小石頭或土塊將之壓在祖墳上面稱為「掛紙」也就是壓墓紙,關於壓墓紙有一個熟悉的小故事,據說漢高祖劉邦,成為皇帝回到故鄉找不到爸媽的墳墓,孝順的劉邦向上天祈禱拿出懷中的紙片撕碎,希望老天幫忙指引幫助自己找到父母的墳墓,之後一片碎紙果真就停在劉邦父母的墓碑上,後世效仿劉邦,才有了今日壓墓紙的習俗…真的故事聽聽就好,因為根據史記記載劉邦的爸爸,在劉邦登基稱帝后依然健在,被尊為太上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太上皇,而且那時候根本還沒有蔡倫造「紙」。不過雖然故事只是虛構,但壓墓紙對先人來說是很重要的,壓墓紙除了代表後嗣有人之外,也讓祖先有面子不會被當成孤魂野鬼。
壓好墓紙之後要先簡單地先拜後后土再拜龍神燒金紙,最後才拜祖先,依序點燭、上香、斟酒之後要等酒過三巡後再燒金紙,將酒水在金紙灰上灑一圈就算祭拜圓滿,不過這時候還有一個重要的步驟可以做,那就是收拾完供品後,把煮熟的鴨蛋或雞蛋在墓碑打碎吃掉,把蛋殼撒在墳上,據說這樣會帶來好運,也象徵著送舊迎來新生,家族生生不息。
掃墓的禁忌
傳統上對於掃墓有許多的講究與禁忌,大家千萬要注意喔,我最近就有一個男生朋友掃完墓就生了場怪病,費了好大的工夫才恢復,大家千萬不要鐵齒喔。以下是一些關掃墓的禁忌:
- 掃墓時不宜穿得太鮮豔,傳統上是穿著素服,也就是素色的衣服,但也要避免穿全黑的衣褲,如果有瀏海也不要蓋住額頭,以免元神無光招惹邪氣。
- 掃墓的時間也很重要,除了儘量在下午三點前完成。
- 當天日沖的生肖、最近運氣不好的人、孕婦、太小的小孩、病人最好都避免去掃墓。
- 在古代講究的人家會在一大早就出門掃墓,身上也會配帶著錢幣、草葉、鹽米、淨符或是平安符等備而不用。
- 另外掃墓的時候也要注意墳墓周遭環境,如墓碑與周邊是否有裂痕、長了青苔或是被放了什麼不曾見過的東西都需要特別注意!
- 不管是拜拜還是清掃時,千萬不可跨到墓碑、后土、龍神與祭拜的供品,也不要隨便對別人的墳墓品頭論足亂講話,萬一不小心說了沒禮貌的話也應該即時道歉,還可以把隨身攜帶的葉子放到嘴裡咬三下再吐掉,代表自己說錯話不算數。
- 掃墓之後記得把身上的草葉丟棄,如果是攜帶淨符或平安符則不需要丟棄,掃墓後也不應直接回家,可以先到人多的地方走走。
- 到家後也應該先到廁所盥洗,才不會把晦氣帶回家喔。
- 家裡有除穢爽神包的朋友文民們,可以把它拿來泡澡或煮水洗手洗臉,也能有效的除穢避邪喔,趕快在Youtube點贊+訂閱、留言,我們將抽出幾5名聽眾朋友送除穢爽神包喔。
乞墓粿、鼠麴粿、草仔粿
關於掃墓早期還有一個有趣的習俗,那就是「乞墓粿」,在早期有錢人家清明上山,都是隆重的「培墓」,不但會準備牲禮,還會準備許多糕粿也就是墓粿來拜拜,如紅龜粿跟草仔粿。當時物資較為匱乏,因此這些大戶人家掃墓完畢,附近生活較困苦的小孩就會成群跑到墓園講吉祥話,主人家就會發給一塊墓粿作為獎勵,一方面為亡者佈施行善一方面也是希望小孩子不要來破壞墓園。
面對先人墳墓
說完了掃墓的習俗與禁忌,不知道大家在面對先人墳墓時,會想到什麼呢?除了引起大家的興趣與回憶,更是希望藉由這篇文章的疏理,喚起傳統文化中最寶貴的的家庭倫理觀,由於社會形態的轉變,減弱了家庭功能,使傳統的家庭倫理面臨考驗,除了離婚率高,父母子女、兄弟姐妹間的關係嚴重疏離等。 我們認為「飲水思源」的觀念要從家庭做起,從學校做起,這樣才能建構起善良、和諧、互相尊重的社會風氣。
改運前必看!懂這些讓你越改越順:民間祭改補運的習俗
2024-10-30 14:03:04
刀砧受死月破大凶黑日?認識農民曆的「歹日子」
2024-05-03 15:03:34
認識這些過年的眉角 讓你年頭旺到年尾
2024-04-29 16:26:26
左跳財右跳災?民間跳眼皮占卜法
2022-05-22 16:45:07
聽過看過卻不一定了解的事:那些拜拜燒的紙錢
2023-12-11 11:31:49
民間的風水禁忌(中):那些害人與助人的厭勝物
2022-01-25 16:14:28
關聖帝君是文昌神還是武財神? 竟然連供品都有眉角?
2023-12-25 10:49:29
神奇的收驚
2022-03-11 17:51:03
神奇的農民曆:剪髮看醫生都要看日子?有些禁忌跟巧合讓你不得不信
2022-03-07 16:37:48
民間神秘的求財術「五鬼運財」
2024-05-02 19:35:37